消防报警系统是火灾早期探测与预警的核心设施,其工作原理基于**“探测-传输-处理-响应”**的闭环逻辑,通过多类型传感器实时感知火灾特征信号(如烟雾、温度、火焰),经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分析判断,触发声光警报、联动消防设备,实现火灾的早发现、早处置。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分解:
一、核心组成与功能
消防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设备、信号传输网络、中央控制主机、联动控制模块及输出执行设备五部分构成,各部分协同工作:
前端探测设备:直接感知火灾特征,包括:
感烟探测器(如离子型、光电型):通过监测空气中烟雾颗粒浓度(遮挡光线或电离电流变化)探测早期火灾(阴燃阶段)。
感温探测器(如定温型、差温型、差定温型):通过感应环境温度异常升高(如达到68℃定温触发,或温度每分钟上升10℃差温触发)探测明火或高温火灾。
火焰探测器(如红外、紫外型):通过检测火焰特有的红外/紫外光谱辐射识别明火(适用于易燃液体、电气火灾)。
手动报警按钮:人工触发装置,紧急情况下由人员按下发送火警信号。
信号传输网络:将探测设备采集的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机,包括:
硬线连接(传统方式):探测器通过两总线(信号线+电源线)或分线制(每回路独立线路)与控制器连接,传输开关量信号(如烟感触发时闭合回路)。
总线制(主流方式):多设备共用两根信号线(如RS485总线、CAN总线),通过编码地址区分不同探测器,传输数字信号(抗干扰能力强,布线简洁)。
中央控制主机(消防报警控制器):系统的“大脑”,负责:
接收并解析前端设备的信号(判断是正常状态、故障信号还是火警信号);
显示故障/火警位置(如“3层走廊东侧烟感故障”“5层会议室烟感报火警”);
记录事件信息(时间、类型、设备编号),支持历史数据查询;
与联动模块通信,下发控制指令。
联动控制模块:接收主机的联动指令,通过继电器、接触器等执行元件控制消防设备(如启动声光警报器、关闭防火门、启动排烟风机)。
输出执行设备:直接作用于火灾应对,包括:
声光警报器:发出高分贝声音(≥85dB)和闪烁灯光(红光),提醒人员疏散;
消防广播:播放疏散语音指令(如“请沿疏散通道有序撤离”);
防火卷帘/门:下降至地面(分隔火区,阻止蔓延);
消防泵/喷淋泵:启动供水(为消火栓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提供压力水);
防排烟风机:开启送风/排烟(维持疏散通道正压或排出烟雾)。
二、工作流程与原理
1. 火灾探测阶段
前端探测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,当火灾发生时,燃烧产生的物理/化学变化触发探测器动作:
感烟探测器:
光电型:正常时,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被反光板反射回接收端,电路维持稳定;当烟雾进入探测腔,颗粒散射光线,接收端光强减弱,电路检测到光通量变化(如低于阈值),输出火警信号。
离子型(逐步淘汰):探测腔内放射性源(如镅-241)使空气电离,形成稳定电流;烟雾进入后吸附离子,导致电流下降(如低于设定值),触发报警。
感温探测器:
定温型:双金属片或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发生形变(如双金属片弯曲)或阻值变化(如热敏电阻阻值降低),当温度达到预设值(如68℃、85℃)时,触发电信号。
差温型:监测环境温度上升速率(如每分钟升高10℃),超过阈值时报警(适用于快速火情)。
差定温型:结合定温和差温逻辑(如温度达到54℃且升温速率≥5℃/min时触发),提高可靠性。
火焰探测器:通过红外传感器(探测火焰的3-5μm波段辐射)或紫外传感器(探测火焰的0.2-0.3μm波段辐射),识别火焰特有的高频闪烁特征(如每秒1-10次闪烁),过滤阳光等干扰信号。
2. 信号传输阶段
探测器触发后,将开关量信号(如常开触点闭合)或数字编码信号(总线制下包含设备地址码)通过传输网络发送至控制器:
硬线制:每只探测器独立连接控制器(或通过分组接线盒),信号线直接传输电流/电压变化(如无烟时回路保持高电平,有烟时短路接地触发低电平)。
总线制:所有探测器并联在两根信号线上,每只设备有唯 一地址编码(如二进制地址“0001”对应1层1号烟感),控制器通过轮询或中断方式读取各设备状态,识别具体故障位置。
3. 信号处理与判断阶段
中央控制器接收信号后,按以下逻辑处理:
滤波与抗干扰:剔除瞬时干扰信号(如电磁脉冲导致的误触发),通过算法(如连续3次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才确认火警)提高准确性。
地址解析:总线制下根据信号中的地址码定位具体设备(如“3层05号温感”),硬线制下通过回路编号和设备顺序推断位置。
状态判断:区分正常、故障(如探测器线路断路、电池欠压)、火警(多设备联动验证,如同一区域内烟感+温感同时触发可信度更高)。
4. 响应与联动阶段
确认火警后,控制器执行两级响应:
一级响应(警报输出):立即启动本区域及相邻区域的声光警报器、消防广播,提醒人员疏散(广播播放预录疏散指令)。
二级响应(设备联动):根据预设逻辑(编程写入控制器)联动消防设备:
启动防排烟系统(排烟风机开启,防火阀打开;送风机向疏散楼梯间加压,维持正压防烟);
切断非消防电源(如普通照明、电梯),防止电气火灾蔓延;
降下防火卷帘(分隔火区,阻止火势扩散);
启动消防泵/喷淋泵(为消火栓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);
向消防控制中心或119发送报警信号(通过电话模块或物联网平台)。
三、故障监测与自诊断原理
系统实时监测自身运行状态,当出现异常时触发故障报警:
线路故障:检测信号线短路(电阻接近0Ω)、断路(电阻无穷大)、接地(漏电),定位故障回路(如“2回路短路”)。
设备故障:探测器损坏(无信号反馈)、电池欠压(备用电源电量低)、模块通信中断(如输入模块无法接收手动报警按钮信号)。
电源故障:主电断电(切换至备电)、备电电量不足(电压低于20V)、电源模块输出异常(如DC24V电压偏差>10%)。
控制器通过周期性自检(如每24小时检测一次探测器状态)和实时监测(信号线电压/电流扫描),确保故障及时发现并提示维护人员处理。
微信扫一扫